15 萬年薪為何擋不住公考的誘惑
文章分類:散文精選
你也會想看的:
文/時言平)太原男子孫遠,國內名牌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工作短短幾年年薪達到15萬元,可謂青年才俊。但就這麼個前途大好的年輕人,卻放棄高薪,參加瞭今年的公務員考試。他稱,“畢業的時候,看不起那幫考公務員的同學,但是這麼多年在社會打拼,讓我明白穩定而且長期有保障的生活,才是我需要的”。11月4日《山西晚報》)
理想再高遠再美好,終究抗不過現世安穩的誘惑。孫遠的選擇,為這個時代的理想和青春留下瞭一個鮮明的註腳。從每年公考報名火爆的場面來看,這樣的選擇並非純粹的個體選擇,而是時勢潮流。
心懷理想,也許很多年輕人曾經看不起這種被體制“包養”的生活。公務員作為公共服務者,依照當代政治倫理,其實並不輕松,在制度上要比其他職業更多的約束,在履行公共服務職能時,更是充滿各種瑣碎,工資收入水平也未必比較優越。但這終究是理論,在公務員群體成為最大既得利益群體的現實環境下,端上一個“鐵飯碗”,或許才是成功的標志。
無論以何種方式奮鬥,最初的理想都是衣食無憂、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但在當前的福利和保障環境下,這些起碼的理想,已經成為年輕人難以承載的重量。唯一能夠幫助他們擺脫這種困窘的,似乎隻剩那些“鐵飯碗”瞭。端上瞭這鐵飯碗,意味著你就能夠享受社會福利保障的最惠待遇,意味著你隻要成功通過一場考試,就能夠贏得其他人疲於奔命想要收獲的人生。這,恐怕正是15萬年薪和美好職業前景都抵不住公考誘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