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也有政治謀略
文章分類:名人文摘
你也會想看的: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
項羽也有政治謀略
來源:名人 作者:北地舞人
章邯爲自己選了一條短期內看成本最低的路,算是走了一步活棋,然而卻把他手下的二十萬秦兵[注15]送進了死地。前文說過,項羽軍中一直缺糧,再打下去他沒有勝算,與章邯和談的原因就在於此。另外,還有一點原因,史料中沒有明確記載,個人推測,項羽對秦軍的剽悍也是有幾分忌憚的。這兩方面的原因疊加起來,成了他大規模坑殺戰俘的原因。
依常理,項羽有充分的理由殺掉章邯,天經地義的理由莫過於爲叔父項梁[注16]報仇。從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項梁對於項羽來說,不只是叔叔那麼簡單。因爲項羽從小就在叔叔身邊長大,項梁對他有撫育之恩,可以說是半個父親。項梁兵敗,死於章邯之手。國仇家恨,這理由足夠項羽殺掉章邯一萬次。然而,項羽卻一反常態地饒恕了他。從這個細節,也能看出項羽絕非有勇無謀之徒。相反,他的冷靜和理智表現出絕佳的政治素質。之所以沒有殺章邯,應該有如下兩方面原因,其一是顧及到自身的政治信用問題,其二是章邯仍有利用價值。
章邯的投降,意味着天下的大局已成定勢。從日後的三分關中來看,在秦楚兩軍和談成功的那個時候,項羽其實就已經謀定了章邯的去向。他既不信任章邯,又忌憚秦人的勇悍,爲了防止章邯在關中重新組織起一支強大的軍隊,他選擇了殺掉已成爲俘虜的秦軍。除此外再能做的,就只剩下儘可能地破壞關中地區的戰爭潛力。因爲只有這樣做才能避免昔日強大的秦軍死灰復燃。三分關中,其實主要目的是爲了限制章邯的實力,其次纔是爲了壓制被“流放”到蜀地的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