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一顆“特供”的心
文章分類:散文精選
你也會想看的:傢長對老師說的話
文/陶短房)話說春秋時候,強大的齊國出兵入侵魯國,魯國君臣束手無策,民間人士曹劌自告奮勇為國出力,他的鄰居說瞭句有名的話“食肉者謀之,又何間焉”。
所謂“食肉者”,指的是魯國滿朝文武,而他們能每天都吃的肉,則是這些官員作為特權階層,所享受到的“特供”。
中國人是個矛盾的民族,一方面從史前起就不斷有人講“大同”、“平均”,另一方面這些喊“大同”、“平均”的人一旦有瞭機會,往往毫不猶豫地享受起“特供”來,而把“大同”和“平均”扔給那些還沒資格享受“特供”的人。一路喊著“均田免糧”打進北京城的前郵局下崗小幹部李自成,一旦坐上那張龍椅,便開始喜滋滋地享受起原本由明朝皇帝專享的“特供”,在兩廣山溝裡喊瞭多年“天父上帝人人共”,把清廷的“特供”抨擊到山響的前鄉村私校教師洪秀全一旦當瞭天王,就建立瞭覆蓋整個國傢的龐大“特供”系統,從服裝到飯菜,從媳婦到跟班一概按級別享受,他本人則理直氣壯地占據著最高規格的“特供”——在普通官兵連幹飯都吃不上的時候,每天獨享牛肉十斤。秦始皇當年住“特供住房”阿房宮,擺開“特供”儀仗,去視察自己“特供墓地”時,未來的漢高祖劉邦說“大丈夫當如此”,未來的西楚霸王項羽則說“彼可取而代之”,這“如此”和“之”,是什麼?不就是秦始皇那天下第一的“特供”?一方面憎惡特權,另一方面卻想自己獲得這些特權,他們哪裡是真憎惡特權,所憎惡者,無非自己不是那個握有著“權”、享受著“供”的“特”罷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