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牛逼的偉人,也有苦逼的青春
文章分類:散文精選
你也會想看的:美貌是上帝的贈禮,但能炫耀美貌-麥考萊
1874年,某個十六歲的德國青年中學畢業,成績在全班23人中也隻排在第八,老師們對他的印象是該生除過人品好之外,實在看不出其他任何的才華和天賦,聊以自慰的是他有一手保命的技能:彈鋼琴。
但是,青年卻拋棄瞭鍵盤系這個很有前途的專業,毅然決然的選擇瞭物理這個苦逼專業,就連大學的物理學教授都勸他:這個學科的一切都已經被研究完瞭,後面來的人連個醬油都沒得打瞭。
的確,當時的物理學傢確實有資格這個麼說,19世紀末,經典物理學大廈宣告建立,它是這樣的接近完美而自洽,以至於大神開爾文爵士形容它時說俺們物理學現在是晴空萬裡,除過偶爾飄出的幾朵小烏雲。
當然選個物理專業也就算瞭,有個牛逼導師帶著也算有點前途的,然而青年的老師們卻是當時科研上牛X閃閃但是講課卻其爛無比的亥姆霍茲和基爾霍夫之流,這類老師的統一特點就是經常在課堂上要停下來提醒前面大聲說話的同學不要吵醒後面睡覺的同學們。
青年在如此惡劣的學術環境下熬瞭過來,完成瞭一個物理學傢的自我修養,青年名叫普朗克,量子力學的奠基人。
時間再往後推二十多年,來到1900年,此時另外一個德國青年正從小國瑞士大學畢業,當然,專業依然是傷不起的物理學,由於成績平平青年留校擔任助教的願望宣告破滅,找工作也四處碰壁,窮困的時候連房租都付不起,他老父親一度腆著老臉給朋友寫信要給他兒子找份工作,這裡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泡到瞭大學班裡唯一的女生,並很快升級成瞭老婆,兩口子一度以給人做傢教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