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文脈
文章分類:名人文摘
你也會想看的:沒有錢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錢過剩則更加悲哀
農家文脈
來源:陳忠實 作者:陳忠實
1950年春節過後的一天晚上,在那盞祖傳的清油燈下,父親把一支毛筆和一沓黃色仿紙交到我手裏:“你明日早起去上學。”我拔掉竹筒筆帽兒,是一撮黑裏透黃的動物毛做成的筆頭。
我們家有一隻破舊的大木箱,亂扔着一堆書。我看着那些發黃的紙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問父親:“是你讀過的書嗎?”父親說是他讀過的,隨之加重語氣解釋說:“那是你爺爺用毛筆抄寫的。”我大爲驚訝,原以爲是石印的。毛筆字怎麼會寫到和我的課本上的字一樣規矩呢?父親說:“你爺爺是先生,當先生先得寫好字,字是人的門臉。”在我出生之前已謝世的爺爺,寫的一手好字,讓我最初的崇拜產生了。
父親的毛筆字顯然比不上爺爺,然而父親會寫字。大年三十的後晌,村里人夾着一卷紅紙走進院來,父親磨墨、裁紙,爲鄉親寫好一幅幅新春對聯,攤在明廳裏的地上晾乾。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村里人圍觀父親舞筆弄墨的情景,隱隱感到了一種難以言說的自豪。多年以後,我從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準備和寫作《白鹿原》的六年時間裏,每到春節前一天後晌,爲村人繼續寫迎春對聯。每當造房上大梁或辦婚喪大事,村里人就來找我寫對聯。這當兒我就想起父親寫春聯的情景,也想到爺爺手抄給父親的那一厚冊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