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場的年齡潛規則
文章分類:名人文摘
你也會想看的:一個成功者的成功學實踐
古代官場的年齡潛規則
來源:人民論壇 作者:白丁
北宋的一個夏季,一道發自汴京的人事任命,在朝野掀起廣泛質疑。任命的內容是:原吏部員外郎正七品)文及甫以龍圖閣直學士知陝州。用白話講,相當於一個研究員出任陝州市長。至於爲什麼引起質疑,則要從文及甫28歲的年齡說起。雖然這個年紀做官很常見,但是一個28歲的青年幹部得到如此重任,當時的人在驚訝之餘,不免要對當事人的家庭背景浮想聯翩。一打聽,果不其然,原來小文同志是當朝太師、平章軍國重事文潞公文彥博家的六公子。
謎底揭開,輿論譁然。門下省諫官蘇轍、王覿在朝會上當面參劾一手操縱這項任命的中書侍郎,說他“非次進用文及甫”的動機是“欲巴)結文彥博”。由此可見,從古代官員的年齡問題觀察古代仕宦制度變遷,倒是可以作一番有趣的探討。
年齡成爲問題的由來,始於察舉的腐敗。所謂察舉,就是州郡每年要向中央推薦人才的選官制度。常規的推薦科目主要是孝廉和秀才,並稱入仕正途,好比後世進士登第。誰能料到,法久弊生,把持察舉大權的特權階層玩起了壟斷仕途的潛規則:你在甲州提拔我的子弟,我在乙州薦舉你的子弟,等到被舉者也當上握有察舉權的郡守後,再薦舉當初舉我者的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