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讀專業理論書籍的方法
文章分類:散文精選
你也會想看的: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出
雖然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元好問則詩雲:“鴛鴦繡出從君看,莫把金針度與人。”但我還是想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讀理論書的方法。
說到讀理論書,其目的無非有三:其一,是為瞭提高自己的理論素質或曰理解力;其二,則是為瞭興趣,例如獲得一種對世界、社會、人生、自然等方面的覺解;其三,則是為瞭某種功利的目的,即寫論文乃至最終取得學位、完成項目等。其中第三類為最需要方法的。
說到讀書的方法,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恐怕是聯想到某種無往而不利的利器,猶如一把手術刀,有瞭它就可以如庖丁一樣,解開整個理論世界這頭大牛;或者把它想象為某種探索世界的必然方式,例如自然科學所普遍采用的觀察法、歸納法、演繹法、分析法、綜合法、實驗法、調查法等等。但是,對於人文學科的理論書籍來說,這些方法統統如隔靴撓癢,不能解決讀者的問題。
一般來說,讀書的方法有很多劃分方式:例如可分為精讀、略讀、跳讀等等;或者又可分為比較法、漸次法、一心一意法等等。例如,錢穆先生做學問所采用的普遍方法就是“精讀法”,他說“十本書讀一遍,不如一本書讀十遍。”此話絕非虛言,但又不完全是這樣。例如,如果我們要圍繞某本經典著作或專著寫論文、做研究時,則適合此種方法。但如果我們隻是為瞭獲取大概的信息,做較淺層的理解,則不適合這種精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