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註的人生真正成熟
文章分類:散文精選
你也會想看的:這個熟睡的小王子最叫我感動的地方是,他對
文/花衣雲影)曾經讀過一個學者為後學之輩寫的一篇文章,文章裡說,很多腦袋聰明的人到瞭三十歲之後卻平平庸庸,反而是那些不怎麼聰明但很專註的人到瞭三十歲之後成績漸現。這是他的人生體會,他希望年輕人要盡快找到能讓自己投入進去的東西,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我當時不太認同這種看法,因為在我看來,一個人是平庸還是有成績,多半是需要衡量尺度,比如,需要看獲得瞭多少獎,能掙多少錢,同行有多少的認可,所以,如果一個人有點遺世獨立的心態、從而不願意追求顯赫的聲名,是否就算“平庸”瞭?
但細想時,發現我忽略瞭另外一層東西:就是遺世獨立同樣需要專註:專註於自己的內心,專註於孤獨。
一位長者曾對我說,30歲以後的人生就要開始做減法。我原來沒很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現在漸漸悟到,其實也在講專註的重要。
為什麼要專註?因為隻有專註才會感到踏實,雙腳站立在堅實可靠的地方,靈魂才能安寧。事業的專註隻是一種。這並不是功利主義,而是因為,隻有做到瞭真正的專註,你才能向自己的內心提供一種穩定而強大的力量,同樣是形而上的。而且,沒有專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純粹。內心充滿幹擾和喧嘩,如何能抵達平靜美妙的彼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