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教授截然不同的命運給我們的啟示
文/陳佩文)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作出正確選擇的重要性大傢都清楚,但是當事人往往會由於主觀的因素或者對客觀因素判斷不準而錯失良機,從此他/她的人生軌跡也完全不同。這個問題在任何時候都值得我們深思。另外一方面不同人的處事方式所帶來的結果和於人於己的感受也完全不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實這是兩類人,他們之間的不同太多瞭,命運也完全不同,他們的故事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至於他們誰內心更舒暢和沒有遺憾,隻有他們自己知道。大傢一定有自己的看法。這些故事也許能告誡我們去根據自己的特點做好十字路口的抉擇,選擇適合自己也利於他人的工作和處事方式,活出精彩的人生。
A教授,五十年代人。七十年代國內著名大學研究生畢業舉傢去瞭加拿大,其後在加拿大著名的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幾所頂尖的大學做博士後。可能當時在加拿大並不好找工作,所以做瞭幾輪博士後。那個年代能出國,並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應該是很優秀的,而且回國的話,應該是國內大學隨便挑。但是那時候他舉傢移民到加拿大,並不想回來。做完博士後在一傢跨國醫藥公司的研究所工作,但是公司的科研可能並不像正真的科研機構,其科研其實是為公司的研發服務。也許他並不喜歡這樣的工作,還是喜歡這種單純的科研。在2000年後他萌發回國的念頭,但他已經五十多歲瞭,再加上前幾年在公司上班,應該沒有論文發表,所以國內的重點大學一般都不考慮。最後他被國內的一所普通大學相中。回國後還是顯示瞭他的科研功底,很快就有很多SCI的論文發表,但是這背後就是沒日沒夜的辛勞工作,因為在那樣一所普通的大學,課題組的學生和老師的素質其實都跟不上,所有的工作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比如基金申請的撰寫和結題,課題的設計,論文的撰寫和投稿等等,甚至抗體的購買都要他親自過問。這樣的工作強度對一個六十歲的老人來說真的是過大,但他喜歡這樣的工作,也樂在其中,也許他也不覺得累。他和學生的關系處的比較融洽,也告誡年輕的學生怎麼處理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