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個什麼東西?
一直對道德保持著戒心。從各種食品的造假事件,到小悅悅事件等,均表明的道德的淪喪,於是社會上掀起一論又一輪呼喚道德的浪潮。以政府為主導的《公民道德建設綱要》的頒佈,以及對道德楷模的宣揚,直至將雷鋒抬出來,更是從另一個層面體現瞭道德崩潰的嚴重性。而學界為瞭挽救業已滑落的道德,結合新儒學的興起,將道德推演到一個治國的高度。然而所有這一切的努力,面對市場經濟的逐利性,面對無所不在的權力,好比是打瞭個水漂,不知所蹤,並沒有阻礙道德的整體崩潰。那麼,問題到底出在瞭哪裡呢?我們不妨從哲學、人性、經濟、權力和法律等幾個角度加以解析。
記得早前本人在《從自然看東西方哲學的不同》一文說過,東西文化的分水嶺體現在各自對自然汲取養分的不同上面。東方汲取的是自然中柔性的一面,而西方汲取的則是自然中規律性的一面。柔性的一面體現在文化上,表現為詩歌辭賦和山水畫,上升到國傢的高度,就是道德,就是儒傢所倡導的“禮”和“仁”。所有的這些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征,那都是“心性”,而“心性”的東西有具有不可測量性,比如一首詩,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欣賞標準,比如山水畫,排除基本的美感之外,到底好在哪裡?不同欣賞水平的人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而恰恰在中國的哲學史上,國人將“心學”推向瞭一個又一個極致,並通過日常加以貫徹。導致我們是非的標準,總是以道德來判別。相反西方講究的是實證,其哲學研究的主線是事物發展規律性的一面,到後期,發展為科學的興起。雖然我們在歷史上也可以找到西方科學發展的影子,但是人傢形成的是主流,而我們則是個案。比如幾何學,我們雖然在很早就研究瞭勾股定理,但並沒有將其運用到繪畫上,可我們則很容易從達芬奇的繪畫中發現幾何圖形,就是這個道理。即便在西方的中世紀,幾何圖形都運用在宗教繪畫中,更不要說那些堅持科學的人,以其堅持真理的精神對抗宗教的統治瞭。這就是哲學所倡導的精神在具體生活中的體現。我並認為對柔性的研究於人的本身不是無益的,相反我們能夠安於一種祥和的生活,但是對於治理一個國傢而言,則需要更多的理性,而理性是道德的不確定性所無法展示和測量的,能夠測量的恰恰是科學的實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