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魯濱遜一樣孤獨地活著
文章分類:散文精選
你也會想看的:我知道永逝降臨,並不悲傷 松林中安
文/艾馨兒)我曾在圖書館裡花瞭三個小時看完比爾·波特這個美國漢學傢寫的《空谷幽蘭》,裡面描寫的是他對中國隱居深山的神秘隱士生活的好奇,以及對修行者那種艱苦執著的動容之情。無論是在終南山、峨眉山或其它隱蔽的修煉道場,隱士們總是在人煙稀少的地方獨自生存,他們拒絕與這個社會交流,甚至波特還遇到一位近百旬的老者都不知道國傢的解放,對他們來說,社會、政治、金錢、利益都之無關,他們所需要的隻是對自身使命的探討與升華。
曾有身邊的人在談話中提及近乎於宗教哲學的話題,得到的隻有一陣沉寂之後的喧嘩。是的,那些所謂的宗教信仰以及靈性修煉已經離我們這個物質橫飛的時代越來越遠。而現實中宗教似乎所能看到的隻是寺廟裡的和尚像正常一樣吃葷掙錢娶妻生子,像爆紅的那個廬山寺廟80後花和尚主持奢侈的生活暴露在我們眼前時,現代人便很理所當然地認為隱士那都是遠古時代的人。
在《空谷幽蘭》裡作者也隻能采訪到居所不是很隱蔽的,而更多的高深莫測的隱士則一次次搬向瞭更深更無人跡的深山老林中。許多人並非能理解他們究竟為什麼非要遠離社會去修煉。其實他們修煉想要尋找基礎隻是我們越來越多人所喪失的自我。而讓我們喪失自我的便是對這個外在世界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