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的魯迅和真相的魯迅
文/解璽璋)前幾天看瞭一個視頻,有人在街頭隨機采訪,問道:“你印象中的魯迅是什麼樣的?”人們的回答真可謂五花八門。這倒應瞭那句俗話:一千個人的心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問題在於這一千個哈姆雷特是如何形成的?每個人根據什麼想像他心中的哈姆雷特呢?他也許讀過莎士比亞的著作,也許看過莎劇的舞臺演出,或者看過根據莎劇改編的影視作品,甚至隻是聽人說起過這個人物和故事中的某些情節。總之,沒有什麼能阻止一個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想像哈姆雷特,但這些想像出來的哈姆雷特和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顯然不是同一個哈姆雷特。
魯迅的情況與哈姆雷特相比較,雖有相似之處,比如一千個人的心裡也會有一千個魯迅,但人們想像魯迅的根據卻要復雜得多。通過閱讀一個人的作品來完成對於這個人的想像,也許是最靠譜的,但由於魯迅作品的數量過於龐大,對絕大多數讀者來說,隻能有選擇地閱讀魯迅作品中的一部分,更為麻煩的是,這種選擇往往不是讀者自己完成的,而是某種權力幹涉的結果,比如通過教材,很多人在中小學期間形成的對魯迅的想像或順或逆),依據就是教材中所收魯迅的作品,以及通過考試被強化的對魯迅的標準解讀。
然而,魯迅的豐富性、復雜性和獨特性就在於,無論生前還是死後,他都曾面臨著被尊崇、被誤讀、被贊美、被詛咒的命運。特別是毛澤東出於政治目的對他的推崇和神化,在很長時間裡壟斷瞭幾乎所有傳播方式對他的想像和描述,因此,我們對魯迅的瞭解,一般說來,隻能憑借那些經官方意識形態等有色眼鏡過濾後給予我們的事實和觀點,它們直接影響到魯迅在我們心中的面貌。然而,隨著意識形態逐漸淡化,近年來又出現瞭矯枉過正的新情況,有些熱衷於顛覆歷史結論、終結歷史人物的“扒糞者”,喜歡做驚人之論,“語不驚人死不休”,他們的發現或發明,不僅給瞭我們足夠多的信息,也給瞭我們足夠多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