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說話,卻聽不見別人的聲音
文章分類:散文精選
你也會想看的:不能用溫和語言征服的人,用嚴肅的語言更不
很多人以為一個電臺或電視的清談節目要做得好,主持人的口才是最重要的。但就我個人的觀察和體會,原來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成功的清談節目靠的是參與者的“耳才”,而非口才。也就是說,懂得聽有時要比懂得說更要緊。因為談話不是獨白,你說的任何一段話都不可避免地坐落在對話者的言詞之中,它構成瞭你的背景,發展瞭你的言論。假如你隻是抱著滿腹的宏論,卻完全聽不到別人在講什麼,就算你說得再有道理,也難免予人一種格格不入的錯亂感。
更重要的是我們也許有錯,也許需要檢視自己的信念,除非我們堅持自以為是的正確要比共認的真理還偉大,否則帶著耳朵去參與對話就是一次檢驗自我的好機會瞭。詮譯學宗師伽達默爾在他的經典《真理與方法》裡如是說:“……必須從一開始就對文本的異己性保持敏感。但這種敏感既不涉及所謂的中立,也不意味泯除自我,而是為自己的先存之見與固有理解容讓出一塊空地。對自己偏見的覺察是件重要的事,因為這樣,文本才能呈現出它所有的他性,以及它那相對於讀者固有理解的真理”。解讀文本固如是,與他人對話恐怕更當如是。
因為在央視上講清史而聞名的閻崇年先生曾被人摑瞭兩巴掌。那是一場作品簽售會,一位年輕男子排隊走向正在為讀者簽名的閻先生,然後發難出手。據目擊者說,當時還有人在現場大叫漢奸,看來是針對閻先生種種為滿清辯護的言論。那位年輕人的朋友後來解釋他揍人的理由是因為他沒有和閻崇年平等辯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