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們欠的債
這些年,我們欠的債
文/祝中炎
離開故土已整整十年。十年猶如一條巨大的河,將我和父母分隔在河的兩邊;十年又如一把鈍鈍的銼,磨平瞭年少的銳氣,留下父母滄桑的容顏……
那是湖北某個村落,即遙遠又貧瘠卻承載著兒時的夢:潺潺的溪水邊,玩稀泥追逐著蜻蜓,池塘邊的蝌蚪遊啊遊,是那麼的歡快。
年歲稍長便要跟著父母在田間辛勤地勞作,那是一種求生的本能。流火七月,忙於雙搶將早稻收上來曬幹,晚稻及時插上),一根滿是香精混搭著色素的冰棍成為一種奢望。無數人中暑,有人承受不住選擇自殺,姥姥在那樣的年月選擇瞭離去。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是掛在祖父輩們嘴上最多的話語。姑姑們都是文盲,父親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如願入伍成為飛行員,便將畢生的心願放在瞭傢族唯一的男丁我的身上。姐姐則選擇瞭中專畢業後打工貼補我的學習。
極少有人願意讀書,至少我是厭煩的,高中時逃課成為習慣。班主任對我的年終評語是“爛泥扶不上墻”。進入高三,知道兌現傢人的期待的時候到瞭。想起父母辛勞的身影,一次次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