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發動機
文章分類:職場指南
你也會想看的:從小愛動腦的李四光
作爲職場人,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懷纔不遇,覺得自己所處的平臺沒有給自己足夠的發展空間;而作爲管理者,有些人會覺得單位中的下屬好像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覺得員工以享受生活、關注家庭爲藉口,在職場上不是那麼拼命了,沒有取得更高的成就,這是蠻遺憾的。
一位職場智者曾經說過:任何企業的核心骨幹成員,必須學會在沒有鼓勵,沒有認可,沒有幫助,沒有理解,沒有寬容,沒有退路,只有壓力的情況下,一起和團隊獲得勝利。如果一個人靠別人的鼓勵才能發光最多只能算個燈泡。企業需要的骨幹者是發動機,我們必須成爲發動機,讓隊員發光,你自然就是核心。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決定,這樣團隊才能無堅不摧。
“職場發動機”這個概念,是相對“齒輪文化”而言的,可以從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寫給員工的一封信中找到。柳傳志發現聯想在香港的員工辦事嚴謹,老老實實執行老闆命令,這就好像齒輪,是一個好用的小零件,效率可以很高,但是本身不產生動力。而聯想提倡的是“發動機文化”,意思是最高管理層是大發動機,中基層領導則是同步的小發動機。
一位職場智者曾經說過:任何企業的核心骨幹成員,必須學會在沒有鼓勵,沒有認可,沒有幫助,沒有理解,沒有寬容,沒有退路,只有壓力的情況下,一起和團隊獲得勝利。如果一個人靠別人的鼓勵才能發光最多只能算個燈泡。企業需要的骨幹者是發動機,我們必須成爲發動機,讓隊員發光,你自然就是核心。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決定,這樣團隊才能無堅不摧。
“職場發動機”這個概念,是相對“齒輪文化”而言的,可以從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寫給員工的一封信中找到。柳傳志發現聯想在香港的員工辦事嚴謹,老老實實執行老闆命令,這就好像齒輪,是一個好用的小零件,效率可以很高,但是本身不產生動力。而聯想提倡的是“發動機文化”,意思是最高管理層是大發動機,中基層領導則是同步的小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