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驪靬城作文700字
篇一:驪靬古城
有關驪靬古城的資料
一、
驪靬古城,又名“驪靬古城”位於中國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今焦傢莊鄉者來寨),海拔2,400米左右,始建於西漢時期公元前36年),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和軍事要塞,也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民族融合性典型城市,古城建築以伊特魯裡亞建築技術、古希臘建築技術和漢朝建築融合風格為主,後因歷史變遷、風沙侵蝕和人為破壞未能完整保存。驪靬古城因在西漢時期安置流散的古羅馬共和國士兵而為世人所知。2015年,驪靬古城被批準為國傢4A級旅遊景點。
歷史溯源
公元前53年,羅馬執政官克拉蘇集七個軍團之兵力入侵安息伊朗一帶),在卡爾來遭圍殲。克拉蘇長子普佈利烏斯率第一軍團突圍,越安息東界,流徙西域,經多年輾轉,於公元前36年前後,相繼從大月氏匈奴歸降西漢王朝,被安置於今永昌縣者來寨。漢稱羅馬為驪靬,故設驪靬縣,賜羅馬降人耕牧為生,化幹戈為玉帛。
《漢書》載:致支城之戰是在公元前36年,而到瞭公元前35年,也就是陳湯將這些羅馬戰俘帶回西漢後不久,在西漢涼州府的行政區劃中,就新設置瞭一個驪靬縣。而驪靬縣這個怪僻的縣名,其實就是漢時中國對古羅馬的稱謂。《永昌縣縣志》載:“在今涼州府永昌縣南,本以驪靬降人置縣”,另有史籍載:驪靬縣設置在番禾縣南面的照面山下。經考證,文獻中所指的照面山,正是如今與者來寨緊緊相臨的祁連山,而古之番禾縣,則正是今天的永昌縣。 時光荏苒,兩千多年隨風逝去。當年為古羅馬人專設的驪靬縣如今早已在歷史的風雲變幻中成瞭殘垣斷壁,而那些遠道而來、客死他鄉的驪靬人也同樣在燦若星河的中華文明中漸漸鮮為人知。留下的隻有他們的後人,在用祖先基因造就的獨特體征向世人講述著一個歷史長河中撲朔迷離的傳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