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材用什麼比較系統
篇一:教材是作文最好的例子
教材是作文最好的例子,葉聖陶也說過“教材就是例子。”為瞭達到“自能作文”這一目標,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課程目標、結構、內容、評價等方面進行瞭改革創新,樹立瞭“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選文方面,力求每篇課文都有較豐富的文化內涵,又適合於作為學生學習閱讀的范例;既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審美觀,又有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更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所以,隻有充分利用新課程標準的語文教材,以書本為中心,從文本中挖掘“泉水”,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寫作,作文教學才能開拓出一片新天地。筆者僅以自身教學體會,談談如何利用語文教材來指導學生作文。
一)教材是學生學習寫作的例子
新課標教材的最大特點就是突出一個“新”字。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突出的主題,使教學目標更為清晰,學生在學習上更容易接受。新教材重點體現出瞭“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學生通過教材學習學會“借助書本來觀察和認識世界和自我”,“攀登上智育和美育的高峰”,也可以借以進行愛國主義、道德情操和審美方面的自我教育,闡發個人的志趣和理想,發展想像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在寫作方面,學生往往不明確“寫什麼”和“怎樣寫”。如果能夠很好的把握住課文內容,就為學生以後寫作積累瞭素材,同時也有利於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過去從知識出發,現在從實踐活動出發;過去從教師講解出發,現在從學生自主活動出發,應該說,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轉變。新課標教材閱讀部分,以閱讀能力的發展為內在線索,抓住主要實踐環節如整體感悟、理清思路、體驗情境、把握意蘊、品味語言、鑒賞評價等)作為顯性標志,配合各種常用的閱讀技能與自我能力發展為主線索,要求教師進行專題教學設計,目的是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由此可見,新課標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寫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