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做錯事,就怕站錯隊
文/晏建懷)盧多遜實在是個聰明人。他任職史館的時候,知道宋太祖趙匡胤喜歡讀書,常常來史館查閱書籍,便交待小吏,把皇帝每次都翻閱瞭哪些書籍隨時報告自己,然後取出,通宵達旦地閱讀。所以,每當遇到皇帝問及書中之事時,那些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百官之中,往往隻有盧多遜對答如流,稱其心、如其意,深得趙匡胤的欣賞,隨即重任為翰林大學士。
當然,盧多遜的理想遠遠不止翰林學士那麼簡單,他的理想是當宰相。因為在歷朝歷代,翰林提拔為宰相者如多如過江之鯽,可以說,翰林就是宰相的人才庫。不過,人有那麼多,位子那麼少,有升官的,也就有降職的,因此,如果不涉及年齡問題的話,盧多遜的驟然上升,必然涉及朝廷重臣的降職,所謂“踩著同志的肩膀向上爬”是也,這是體制本身的硬傷,也是這種幹部任用制度擺脫不瞭的規律,更是官場遊戲中的殘酷現實,你本身不願意都不行。
盧多遜與宰相趙普的恩怨由來已久。為什麼?因為趙普是宰相,而盧多遜是翰林,擋瞭道嘛。趙普沒讀過幾句書,以工心、取巧見長。他曾幫助趙匡胤“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是開國功臣,撼動他的地位,得在工心、取巧方面“魔高一丈”才行。於是,“多遜知制誥,與趙普不協,及在翰林,每召對,多攻普之短”《宋史盧多遜傳》)。趙普有哪些“短”呢?《宋史趙普傳》說:“普為政頗專,廷臣多忌之”,說明他專橫跋扈,同事們很有意見;同時,他收受吳越王錢俶十瓶“瓜子金”,違反規定私販木材、私購土地擴建房產,說明他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的事不少。在盧多遜的鼓動下,眾口一詞,大傢都朝趙普吐唾沫星。如果一人說是局部意見,那麼十人說那就是群眾呼聲瞭,趙普再勞苦功高,畢竟敗壞瞭幹部形象、造成瞭不良影響,皇帝豈能坐視不管?不久,“普出鎮河陽”。趙普遠謫,盧多遜隨即出任參知政事,即副宰相,快得的確象那麼回事。兩年後,趙匡胤離世,接任者宋太宗趙光義又提拔盧多遜為中書侍郎、平章事,他終於當上瞭宰相,實現瞭夢寐以求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