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狀元”
文章分類:散文精選
你也會想看的:消防安全標語口號
盡管現在的“分數狀元”不一定就是將來的職場狀元,盡管不少傢長已認識到多元發展、快樂發展勝過單一的分數追逐。可狀元炒作仍舊洶湧澎湃。因此,要將理性的教育價值觀進行升華,更有必要多宣傳另一種意義上的“考試狀元”。
高考落榜的寧夏男孩小楊,曾被美國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學破格錄取,並給予全額獎學金,成為哈佛有史以來錄取分數最低的華人學生。因為他“經常資助西部農村學生,曾與同伴募集到5萬本圖書、15臺電腦,分別送給18所農村小學。還跑到大學征招短期支教的老師,去偏僻地區的小學教英語、電腦、音樂等”。“自己組織瞭一傢整合瞭當地公益資源的網站,通過這個網站,找到支教的志願者,需要者可隨時直接聯系支教協助。”而濟南女孩鄭雯也收到瞭牛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初二時,她加入泉城義工,曾參加過發放環保購物袋等活動。高一時,她參與組織瞭環保服裝大賽。
哈佛、牛津大學錄取他們,是基於一個理由——獻身社會和公益的性格構成和真誠愛心等品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一點都不遜色於分數。分數可以在短期內得到速成,而公益品質的養成、公共情懷的雕琢,成長周期更長,效果更慢。但社會最需要的不是“分數高手”,而是這些具有公共擔當意識的“人”。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思考,培養孩子的社會型性格、公益型性格,遠比培養一個“高考狀元”更有教育意義和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