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善舉成為受助者的負累
文章分類:散文精選
你也會想看的:如何做職場“永遠的玫瑰”?
文/長樂)春秋時期,齊國發生嚴重的饑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餓死,貴族錢敖想發點善心,他在大路上擺上食物,準備施舍給饑餓的人群,當有難民經過時,他傲慢地喝道:“喂,來吃吧!”誰知那餓漢表示寧願餓死也不吃這嗟來之食。這故事歷經千載流傳至今,盡管“嗟來之食”已成為人們爛熟於心的成語,但在我們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卻往往還像錢敖一樣,不顧及接受者的感受,使好端端的善舉成瞭他們的負累。難道隻要出發點是助人,任何不擇手段的行為都是善舉嗎?
小魚是局辦公室的得力幹將,積極上進,樂於助人,除瞭工作上從不拉稀擺帶,最大愛好就是上網。由於攝影作品頗見功底,文字也很犀利,他成瞭本地論壇的名人,資深網友。五年前,小魚的傢庭連續遭遇的飛來橫禍幾乎把他逼到瞭絕境。年初,老父親因車禍癱瘓;暑假,五歲的兒子因為淘氣摔斷瞭右腿;眼看要到年底瞭,年近七旬的母親被查出患有晚期胃癌,必須到省城大醫院治療。小兩口每月的工資還不到3000元,父親和兒子住院不但花光瞭全部積蓄,還欠著一萬多元的外債,面對母親高額的住院費,小魚犯難瞭,到哪裡去找錢?
局領導和論壇的版主們得知瞭小魚的情況,決定想辦法幫助他走出困境。領導在職工會上號召全體職工捐款獻愛心,論壇的版主發帖在網上募捐。同事們你五十,他一百,一個個充滿愛心的信封裝錢的)在匯聚,論壇也陸續收瞭到熱心網友的捐助。一個星期後,兩個地方的捐款就達到瞭30000餘元。按說這本來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可接收捐助的形式卻讓小魚無法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