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從哪裡來,怎麼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思想?
文章分類:散文精選
你也會想看的:
在科研中,我們都知道思想也有說是想法)很重要,沒有好的想法或者思想,就談不上好的科研,但是思想或者想法從哪裡來,怎麼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思想,這是個未解決的問題。我相信即便愛因斯坦等最好的科學傢也未必明白他們的思想是怎麼來的。
更多的時候,我們把傑出的思想歸結為天才或者幸運牛頓是兩者之和),但這種做法隻能埋沒前輩們的高明,也不會給我們真正地指導,因為不管是天才還是幸運都不是我們能夠主導的。難道我們在科學研究面前,尤其是面對思想上,就隻能束手無策麼?從我近20年的科研學習經驗來看,似乎沒有那麼悲觀,有些基本的規則或者方法還是可以借鑒的,也有些明顯的死胡同也可以明確的。就嘗試談談這個問題。
我們總以為不斷地閱讀文獻,直到有一天就會有思想。當然,小小的想法總是會有一些,但是我們會發現這些所謂的想法僅僅是他人若幹個想法的組合,至多是小小的改進,發現瞭別人想法中一個小斑點,幫忙抹去。這不算是真正地想法,更談不上思想,隻能算是較為自然地邏輯推廣。一個好的論文,思想屬於作者,不屬於我們。如果我們希望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發,那就隻有一個方法,讀論文不能隻看論文的結論,而是要千方百計的重現作者的思考過程,再現作者的思想。這種再現實際上是對作者思考問題的一種模仿,當我們模仿多瞭,那麼產生思想的思維過程大概就能夠建立,用類似的思維過程,也許就能產生屬於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