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重境界:年輕時看遠,中年時看寬,年老時看淡
文章分類:人生哲理
你也會想看的:我需要一把鑰匙
什麼是人生?人生就是從年輕走到中年,從中年走到老年。什麼是境界?境界就是人生之始能看遠,人生中途能看寬,人生終年能看淡。年輕時要看遠,中年時要看寬,老年時要看淡,這是君子的三種修行,人生的三種取舍之道,和人生的三重進境。
《論語》中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年輕時戒色,蓄元氣。色字頭上一把刀,古人造字用意極深,無不期望後人見字戒惕。何況色不迷人人自迷,色也並不隻是女色,而是代表著欲望。所以人在年輕時應將精力放在正處,在學生時代就應當專心學業,初踏入社會就應當認真工作,不同的時期都有應做的事情。如今網絡社交發達,出現瞭一些偏離道德的行為,更是需要能夠節制、約束自己。
中年時戒鬥,養和氣。人在壯年時指向一切的鬥,比如在職場中常會為瞭利益、職位而勾心鬥角。人一旦養成這樣的品性,人生的關註點價值觀也會發生變化與扭曲,從而無視人生的真正樂趣,即便有朝一日功成名就,所獲得的喜悅也是畸形的。所以應當努力克制自己,變得平和謙讓。
年老時戒得,養正氣。“得”是貪得,包括財富、地位、美色等。不隻是有權有勢者,即使在普通生活中,也廣泛存在貪戀小便宜,或者愛攀比自己工資多少、自己兒女工作優劣,或是逢年過節子女為自己送什麼禮物等現象。過於在乎一些小利小得,貪婪無度,就會損害元氣、損身折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