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國社會的信仰缺失和文化重建
文章分類:名人文摘
你也會想看的:我祈求,請不要把他引上平靜安逸的道路,而要
試論中國社會的信仰缺失和文化重建
現在的中國社會,又處在了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八十年代以來,我們的物質生活大大的豐富了,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與此同時,由於中國人的信仰的缺失和傳統文化式微,一些社會醜惡現象也伴隨而生。物慾的追求與實現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原則和驅動力,金錢和權力變成了“世俗的上帝”,它把這些中國崇拜着帶向了肉慾的深淵。精神空虛和社會準則的失範,已經成爲當代中國社會的主要問題。我們是不是應該深刻的反思現在的國家政治經濟政策和精神文明的問題?
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宋明清以來一直是維繫社會的一個重要工具。但是在中國近代,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中國社會發生了千古未有的鉅變,儒學作爲作爲國學的政治依靠喪失了。但是在這個時代儒家思想並沒有受到根本上的否定,相反它核心思想中精華部分得到了當時社會的繼承和承認。孫中山就不否定儒學,讚賞“天下爲公”的儒家思想,並主張發揚固有的儒家道德,提倡仁智勇的精神。以胡適爲代表的“五四”代表人物,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魯迅和陳獨秀等新文化健將也猛烈的批判孔學和禮教。這些批判也只是針對的儒家思想中和專制制度結合產生的糟粕部分,而對其精華部分,他們同樣進行了肯定。但是在這個時期雖然在儒學思想真正失掉了它的主題性,聲譽一落千丈,中國的思想格局根本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