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背後的文化
文章分類:名人文摘
你也會想看的:什麼是真正的朋友,這才是真正的朋友
稱呼背後的文化
來源:《文匯報》 作者:王繼如
時下,我們許多文化人對過去一些稱呼的文化內涵已經不甚了了。大約10年前,北京某位年輕的教授稱:“費孝通對我真客氣,寫信稱我爲弟。 ”大有洋洋得意之態。當時南京師大的一位老教授聽說了,連聲說“可笑”。爲什麼呢?因爲老師訴諸文字時是稱學生爲“弟”的,弟就是弟子。
如果某位老師認爲某位學生不宜以學生目之,要用敬稱,那就不能用“弟”了,只能用“兄”。這麼一來,老師的自稱就成了“弟”了。 47年前我讀大學時,對《兩地書》中魯迅稱許廣平爲“廣平兄”,覺得非常奇怪,不知道他們彼此間有什麼隱祕。後來瞭解這個稱呼的文化內涵後,纔算明白了。
還有一個“僕”字,古文書信中常用來自稱表謙。上世紀80年代中,有一位很有才氣的碩士生要投考某位名師,信中自稱爲“僕”。那位名師看到信後,很不高興,認定此人水平不足。爲什麼呢?因爲這個“僕”字雖然是自己的謙稱,但只是用於平輩之間或長輩對晚輩的情況下。學生給老師寫信而自稱 “僕”,顯然不能表示謙虛,反而顯得倨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