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巴切夫斯基創立非歐幾何的艱難歷程
文章分類:名人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請不要拿“孩子小不懂事”作擋箭牌
1893年,在喀山大學樹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數學家的塑像。這位數學家就是俄國的偉大學者、非歐幾何的創始人之一羅巴切夫期基H.N.JIoqaheBCKNN,1792-1856)。非歐幾何是人類認識史上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偉大成果,它的創立,不僅帶來了近百年來數學的巨大進步,而且對現代物理學、天文學以及人類時空觀唸的變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是,這一重要的數學發現在羅巴切夫斯基提出後相當長的段時間內,不但沒能贏得社會的承認和讚美,反而遭到種種歪曲、非難和攻擊,使非歐幾何這一新理論遲遲得不到學術界的公認。
失敗的啓迪
羅巴切夫斯基是在嘗試解決歐氏第五公設問題的過程中,從失敗走上他的發現之路的。歐氏第五公設問題是數學史上最古老的著名難題之一。它是由古希臘學者最先提出來的。公元前3世紀,希臘亞歷山大里亞學派的創始者歐幾里得Euclid,約公元前330年-前275)集前人幾何研究之大成,編寫了數學發展史上具有極其深遠影響的數學鉅著《幾何原本》。這部著作的重要意義在於,它是用公理法建立科學理論體系的最早典範。在這部著作中,歐幾里得爲推演出幾何學的所有命題,一開頭就給出了五個公理適用於所有科學)和五個公設只應用於幾何學),作爲邏輯推演的前提。《幾何原本》的註釋者和評述者們對五個公理和前四個公設都是很滿意,唯獨對第五個公設即平行公理)提出了質疑。 ------數學家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