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石碑
古埃及人是最早步入文明社會的民族,所以世界文明社會的歷史多從古埃及開始談起。一提埃及,難免令人想起它那兩個幾乎無人不曉的不朽象徵:巍峨的金字塔和靜靜流淌的尼羅河。但金字塔和尼羅河不會講述歷史,恢復古埃及的概貌主要靠人類活動的記錄——文字史料。可惜的是,由於歷經劫難,古埃及文字的讀法早已失傳,儘管古埃及人的文字史料遺留下不少,但後人卻無法讀懂。
因此,18世紀以前埃及的歷史,就如同人類起源史一樣,如同被寵罩在一片濃霧之中,人們只能憑晚期希臘、羅馬作家的個別記載,拼湊成殘缺不全的輪廓,期待着有朝一日揭開象形文字的祕密,再補上它的五官全貌。這一天總算到來了。1799年,拿破崙率軍遠征埃及時,他手下的一名軍官布夏爾帶領士兵在羅塞塔城附近修築防禦工事時,發現了一塊黑色玄武岩斷碑。碑上用兩種文字三種字體刻着同一篇碑文。最上面用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間是古埃及的草書體象形文字亦稱民書體文字),下面是希臘文字。
這就是後來被世人稱之爲“羅塞塔碑”的著名石碑。要想真正瞭解古代埃及的文化和歷史,就必須要讀懂埃及的象形文字。所以,發現“羅塞塔碑”的消息在當時的《埃及通訊》報上發表後,立即引起各國學者的濃厚注意。他們紛紛試圖譯解碑上的文字。碑上的希臘文很快就被讀通了。碑中間的那段文字也很快就被確認是古埃及的民書體文字。但是,儘管學者們能藉助碑上的希臘文,領悟到象形文字和民書文字的含義,卻依然沒有解開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之謎令人驚奇的是,年僅11歲的法國少年商博良決心揭開“羅塞塔碑”上古埃及文字的祕密,讓石碑說話,告訴人們古埃及的祕密。爲了讀懂埃及象形文字,他勤奮工作了21年。商博良發現,古埃及人寫國王名字時,都要加上方框,或者在名字下面劃上粗線。“羅塞塔碑”上也有用線條框起來的文字,是不是國王的名字呢?經過不斷探索,商博良終於對照着希臘文,讀通了埃及國王托勒密和王后克里奧帕特拉這兩個象形文字,它們可以從右到左,也可以從左到右,或者從上到下拼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