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馮諼與狡兔三窟
文章分類:歷史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行動是成功的階梯,行動越多,登得越高。-佚名
戰國時,齊王拜孟嘗君爲相國。孟嘗君比以前更有錢了,養的門客最多達3000人。他爲了養活這些門客,就向他的封地薛城的百姓放高利貸。
一年以後,由於薛城的收成不好,貸款的人都還不起利息。孟嘗君就出了個通告,問食客道:“有誰熟悉會計工作,能替我到薛城去收債?”
有個叫馮諼的門客在通告上簽上名字,說自己能去。孟嘗君高興地接見了他,叫總管把合同契據給馮諼裝載在車子上,讓他到薛城去收帳。
馮諼臨行前問孟嘗君:“債收齊後,買些什麼東西回來?”
孟嘗君答道:“看我家裏缺少的買吧!”
馮諼驅車到了薛城,那裏的勞苦百姓聽說來收利息了,一個個叫苦連天。
馮諼就假託孟嘗君的命令,把契據當衆燒掉,說是把那些錢賞賜給百姓了,老百姓感動得都高呼萬歲。
馮諼回來後,孟嘗君問他:“買了些什麼回來?”
馮諼答道:“你說過:”看我家裏缺少的買吧。‘我想,你宮中堆滿了珍珠寶貝,畜欄裏養滿了良犬駿馬,堂下站滿絕色美人,你家裏所缺少的只有’義‘,所以我就替你買了’義‘回來。“孟嘗君問:”你這是什麼意思?“ 馮諼說:“借你錢的,大多是窮人,眼下利上滾利,他們越來越窮,即使等着跟他討債十年,也討不到,再逼他們的話,他們就會逃走。燒掉無用的借據,主動放棄不可得的空帳,就會讓您的封地的人民親近您,擁護您,我認爲收回民心比收回利息更有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