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皋之戰的歷史故事
漢高帝二年前205年)五月,漢高祖退到滎陽一線收集殘部。這時,漢高祖的部下蕭何在關中徵售到大批兵員補充前線,韓信也帶部隊趕來與漢高祖會合。漢高祖的漢軍得到休整補充後,實力復振,將楚軍成功地遏阻於滎陽以東地區,暫時穩定了戰局。滎陽及其西面的成皋,南屏嵩山,北臨河水黃河),汜水縱流其間,爲洛陽的門戶,入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北)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五月起,漢、楚兩軍爲爭奪該地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交戰初,漢高祖即按照張良制定的謀略,實施正面堅持、敵後襲擾和翼側牽制的作戰部署,以政治配合軍事,以進攻輔助防禦,遊說英布倒戈,從南面牽制項羽;派遣韓信破魏,保障翼側安全;聯絡彭越,襲擾項羽後方,從而有力地遲滯了項羽的進攻。同時漢高祖讓蕭何治理關中、巴蜀,鞏固後方戰略基地,轉運糧食兵員,支援前線作戰;還採納陳平的計謀,派遣間諜進行活動,分化瓦解楚軍。
漢高祖的這些措施雖然起到了牽制楚軍、鞏固後方的積極作用,但是正面戰場的形勢依然不怎麼樂觀。項羽看到漢高祖的勢力有增無減,十分不安,便於次年春調動楚軍主力加緊進攻滎陽、成皋,並多次派兵切斷漢軍的糧道,使漢高祖的部隊在補給上發生很大的困難。五月間,項羽大軍進逼滎陽,漢高祖內乏繼糧,外無援兵,情勢日趨危急。漢高祖採納張良的緩兵之計,派出使臣向項羽求和,表示願以滎陽爲界,以西屬漢,以東歸楚,但遭到項羽的斷然拒絕。漢高祖無奈,只得採納將軍紀信的計策,由紀信假扮作漢高祖,驅車簇擁出滎陽東門,詐言城中食盡,漢王出降,矇騙項羽,而自己則乘機從滎陽西門逃奔成皋。項羽發現自己受騙上當後勃然大怒,燒死紀信,率兵追擊漢高祖,很快攻下了成皋,漢高祖倉皇逃回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