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的歷史故事
文章分類:歷史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逆境不是,可以令人燃燒起來嗎?
孝文帝( 公元467年— 499年),本姓“拓跋”,是拓跋弘的長子,471年—499年在位, 爲北魏第七位皇帝,謚號孝文皇帝。於485
年頒佈了均田令,494年遷都洛陽,命鮮卑貴族漢化,採用了漢族統治階級的政治制度。這些改革,加速了當時北方各少數民
族封建化的過程,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自從北魏太武帝去世後,後內政治腐敗,鮮卑貴族和大商人壓迫人民,鮮卑貴族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再加上鮮卑貴族對各族百姓巧取豪奪,更進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不斷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公元471年,魏孝文帝即位後,決心採取改革的措施。
魏孝文帝規定了官員的俸祿,嚴厲懲辦貪官污吏;實行了“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給農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畝,婦女每人二十畝,讓他們種植穀物,另外還分給桑地。農民必須向官府交租、服役。農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歸還官府。這樣一來,開墾的田地多了,農
民的生產和生活比較穩定,北魏政權的收入也增加了。
魏孝文帝是一個政治上有作爲的人,他認爲要鞏固魏朝的統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後的風俗。同時,北魏自定都平城以來到孝文帝已近百年。平城氣候惡劣,生產糧食不能滿足京城的需要。平城地處偏僻,是北魏政府很難有效的控制中原地區,北方的少數民族柔然也逐漸強大起來,對北魏構成威脅。他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遷到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