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話故事大全:穿巖十九峯
穿巖十九峯是新昌三個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自唐宋以來就享有盛譽,尤其是宋朝左丞相王 ,對穿巖十九峯依次作了栩栩如生的描寫,給每個山峯都定下了峯名。但這些峯名是怎樣取定的呢?他沒有點出。筆者找了一些資料,得到啓發,整理於後,以饗讀者。
相傳古時大禹治水到了鏡嶺,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他在一座山峯上鑿了一個洞,繫住大船,就是現在的《纜船峯》。自從大禹治水以後,鏡嶺、澄潭一帶水患杜絕,百姓安居樂業。可是好景不長,鏡嶺東邊的山上出現了一條蟒蛇,常常侵擾當地百姓,這時,從縣城郊嫁到鏡嶺的一個新媳婦《新婦峯》,設法與大蟒蛇相鬥。她每日做一些蒸餅《蒸餅峯》,點着香蠟燭《香爐峯》趕到大佛寺,祈求文殊、普賢《文殊峯、普賢峯》兩菩薩,降臨鏡嶺指揮搖旗壓陣《祺盤峯》,剷除大蟒蛇,爲民除害。新媳婦的虔心終於感動了菩薩。文殊、普賢騎着白象、獅子《獅子峯》,帶着頭戴襆頭《襆頭峯》的神將前往鏡嶺,擺旗《擺旗峯》、擂鼓、敲鐘《覆鍾峯》、打磬《磬峯》,請泗洲菩薩《泗洲峯》協助,用長纓縛住大蟒蛇,欲將凌遲處死,以祭“三才”即天、地、人。此時大蟒蛇嚇得渾身打抖,拚命哀求菩薩饒命。於是,菩薩發了慈悲,命大蟒蛇化作一把利劍《卓劍峯》,改惡從善,學得斯文一些《筆架峯》,長期矗立守衛山巔,維護安寧,該山峯是十九峯中最小的一座山峯。同時又命神將騎着良馬從腸岫《腸岫峯》出發,前往黃岩購米運糧,接濟鏡嶺、澄潭一帶百姓,故有“黃岩熟,新昌足”的說法。可是時間一長,黃岩至新昌一帶的路上出現歹徒攔路搶劫糧食。神將與歹徒展開鬥爭,歹徒被神將懲服。因爲歹徒好吃懶做,神將懲罰它永遠飢餓《鵝鼻峯》。在打鬥中神將的良馬也被歹徒刺傷,馬鞍移了位《馬鞍峯》,馬鞍下面出現了空隙,就是現在的“穿巖洞”,在洞口可以望海《望海峯》,該峯是穿巖十九峯中最高的峯,海拔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