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楫:研究中國改革發展真實問題
文章分類:財富人生
你也會想看的:
今年正好進入不惑之年的高世楫,自認經歷非常簡單:在該上學的時候上學,該出國的時候出國。1988年,作爲第二批中英友好獎學金項目獲得者,高世楫被派往英國倫敦的CityUniversity攻讀系統管理博士學位,1992年獲博士學位後又到英國Sussex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實驗室作博士後研究。1995年的聖誕節之夜,在他認爲該回國的時候學成回國,進入國家體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其前身是在中國改革史上註定要留下濃重一筆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10年來,雖然研究所的“婆婆”換來換去,2004年底高世楫也調到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擔任副部長,但這位有着多學科訓練背景的學者一直信奉“幹中學”的原則,以複雜系統演變的視角思考着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中的真實問題。
與20世紀60年代初出生的大多數人一樣,我成長的經歷非常簡單:改革開放後上初中,高中也只上兩年,在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以每月18元的助學金上完本科後被保送本校研究生,1988年赴英國倫敦CityUniversity留學時所獲中英友好獎學金,也是中國政府、英國政府和香港實業家包玉剛三方聯合提供的,所以總覺得自己欠國家、欠社會頗多。
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擔任副部長,但這位有着多學科訓練背景的學者一直信奉“幹中學”的原則,以複雜系統演變的視角思考着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中的真實問題。
與20世紀60年代初出生的大多數人一樣,我成長的經歷非常簡單:改革開放後上初中,高中也只上兩年,在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以每月18元的助學金上完本科後被保送本校研究生,1988年赴英國倫敦CityUniversity留學時所獲中英友好獎學金,也是中國政府、英國政府和香港實業家包玉剛三方聯合提供的,所以總覺得自己欠國家、欠社會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