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對初創業者的忠告
文章分類:創業必知
你也會想看的:聰明是一種生存的能力,智慧是生存的一種境界
臺灣高達九成民衆承認自己有過創業的念頭,實際上曾經創業的臺灣人比例也將近四分之一。然而,69%創業者曾經失敗過,而且事業的生命非常短,50%不超過一年,另外37.5%也在三年內結束。
臺灣的創>業者愈來愈走向年輕化,竟然高達60%是在20歲到29歲之間開始第一次創業。甚至也有人寧可放棄高薪金飯碗,就算冒着收入不穩定的風險,還是要創業。創業象徵的不只是開拓新的生涯可能性,更意味着要找到對人生的主控權。
週轉金不足制約事業
島內有專業調查公司發現,創業不曾失敗過的人最煩惱“知名度不夠”與“找不到好員工”。而經歷過創業失敗的人認爲,“企業經營方向、投入產業與營運模式”是最大的難題。從這裏可以看出來,“做對的事”遠比“把事做對”關鍵,一旦企業的營運模式、投入方向整個有錯誤,就很難回頭,不可不慎。財務規劃上,創業自有資金至少應該佔60%,而且短、中、長期的資金應該劃分清楚。很多人常對現金流入的狀況預設太理想,結果週轉不靈,即使事業有機會,也撐不到業務起飛。因此,創業專家普遍建議,除了“一次投入”型的資本外,手邊還要準備一筆假設3個月到6個月完全沒有收入的週轉金,這纔是估算所需資本的正確方式。
臺灣的創>業者愈來愈走向年輕化,竟然高達60%是在20歲到29歲之間開始第一次創業。甚至也有人寧可放棄高薪金飯碗,就算冒着收入不穩定的風險,還是要創業。創業象徵的不只是開拓新的生涯可能性,更意味着要找到對人生的主控權。
週轉金不足制約事業
島內有專業調查公司發現,創業不曾失敗過的人最煩惱“知名度不夠”與“找不到好員工”。而經歷過創業失敗的人認爲,“企業經營方向、投入產業與營運模式”是最大的難題。從這裏可以看出來,“做對的事”遠比“把事做對”關鍵,一旦企業的營運模式、投入方向整個有錯誤,就很難回頭,不可不慎。財務規劃上,創業自有資金至少應該佔60%,而且短、中、長期的資金應該劃分清楚。很多人常對現金流入的狀況預設太理想,結果週轉不靈,即使事業有機會,也撐不到業務起飛。因此,創業專家普遍建議,除了“一次投入”型的資本外,手邊還要準備一筆假設3個月到6個月完全沒有收入的週轉金,這纔是估算所需資本的正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