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代價就是失落太多
文章分類:余秋雨
你也會想看的:如能忘掉渴望
在整箇中國文化裏面,“恥”字的含義曾經發生過一次重大的變化。哲人言恥,着眼於善惡;後人言恥,着眼於成敗。這個轉變,恥感文化也就變成了勝敗文化、輸贏文化,完全變了質。麻煩的是,廣大民衆也都隨着這樣的方向蜂涌而去,成了一種現實的中國文化。—— 余秋雨
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際交往上,經常減肥、排毒,纔會輕輕鬆鬆地走以後的路。——余秋雨《燈下回信》
我非常敬仰中國的儒家、道家學說,但是有一個問題,他們在建立的過程當中,沒有和其他文明產生過對話。就是和世界上其他的文明,譬如說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印度文明,古巴比倫文明,沒有經過任何對話,這個是自建的文明,但是現在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的文化是一個對話過程。
我非常主張年輕人都學書法,幾年前我到臺灣去的時候,當時臺北市長馬英九先生跟我講,他在主張臺北市的中小學每個禮拜有幾節課的書法課,我當時站起來說,馬英九先生你做得太好了,中國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人格化體現就是有人在不實用的時候居然拿着毛筆在一筆一筆寫字。
我們從小就是在一連串的數字和百分比中長大的。沒有任何人提醒我們,這些數字有點可疑,等到終於有了結果,我們不得不懷疑一切數字,也不再在乎別人提出任何數字。我想,我們的祖輩也是經過這個過程才輕視一切數字的吧。—— 余秋雨,《秋雨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