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類似守護心中的微光
文章分類:優美散文
你也會想看的:中國的名言警句
篇一:2012年上海卷高考滿分作文
【2012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題】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隻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瞭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上海市考試院關於作文題的評析
今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寓意是:人們對自己心靈閃過的“微光”往往因為沒有意識到它的價值而輕易舍棄,結果在天才作品中卻又發現自己曾經產生過的有價值的念頭,說明一個人應當珍視自己身上有價值的東西,而不是一味地去羨慕別人。
材料作文的思辨性,首先體現為材料的呈現方式。該材料取自《愛默生集》,文字理性,富有思維張力,體現思辨性材料的特點。二是材料的內涵。選取的材料內涵相對趨一,這種趨一的內涵又具備進行縱向深入思辨的可能性,材料內涵本身具有哲理意味。考慮到高考參加人數眾多,命題在開放與限制之間尋平衡:對材料可以從多角度切入,比如對微光的理解、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堅持自我等等,但最後這些切入點的指向應當還是收攏於對“自我”的思考。三是材料的思辨性在考生作文中的體現。考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對自我的價值是什麼、如何塑造自我、願意有怎樣的“自我”等的思考,不僅對成長是重要的,也較貼近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實際生活。隻有這樣,思辨能力才能真正在考生的作文中得到體現,才能在評卷時得到測量,才能真正實現作文的測量目標。 這條材料,一般比較合適用議論文形式寫,也可以用記敘文形式寫,將對相關問題的思辨通過記敘具體的人物和事表現出來,切合題意,文體的適應性也比較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