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步從容,立端正寫一篇作文
篇一:步從容 立端正
《弟子規》是根據《三字經》編寫的,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其中的禮儀規范是做人的根本,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瞭規范。就像大樹,隻有根紮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每一個人都隨時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他們和我們一樣也需要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言行。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必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瞭。例如,我在班級中按照《弟子規》的“步從容立端正”對學生提出要求,現在已經一個多學期瞭,還沒有達到盡善盡美。
最開始想到要求學生安靜上下樓還是因為許**,他是從普小轉學來的,他的特點就是多動,願意隨便講話,而且隻要看見他不在座位上基本上就是“跑”的,上下樓比別人快,嘴大大的張著,不太整齊的小白牙能露出十二顆,而且保證是人未到聲先到,問題就在於他的原本安靜的氛圍給帶動起來,他一講大傢就都講,他一跑整齊的隊伍也就開始亂瞭??正好學校提出的踐行弟子規的活動,我就找能適合解決這個問題的句子,於是和“步從容立端正”掛靠上瞭。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從字面上解釋就是“走路時腳步要從容不迫,站立的姿勢要端正。”但是落實在教育學生的過程當中就拓展得很寬泛瞭。比如,在教室走廊排隊應該怎麼樣?上下樓梯應該怎麼樣?間操的時候排隊應該怎麼樣?間操走路和平時走路有什麼區別??小苗經過澆水施肥就會找出綠葉,孩子在有要求、有提醒、有監督的情況下就會發生轉變,現在大部分學生能安靜地排隊、安靜地靠右側上下樓瞭,郭曦蓬能改變以往大聲講著上下樓的習慣,陳浩然也改變瞭隻能扶著鐵欄桿上下樓的習慣,連高小涵都能比較安靜地隨著大傢一起排隊走瞭,隻有許**還時不時地把他的小白牙展示出來,但是一看到我提示的目光也能馬上用紅嫩的嘴唇遮蓋住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