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雁塔的作文
篇一:從《大雁塔》與《有關大雁塔》看朦朧詩和新生代詩兩者的區別
從《大雁塔》與《有關大雁塔》看朦朧詩和新生代詩兩者的區別
從內容上來看,韓東的《有關大雁塔》是令人深思的一首詩,在這首詩中,詩人消解瞭歷史和權威,消解瞭英雄和崇拜,消解瞭富貴和精英,詩人關註的是當下的日常生活,是平常人的平常生活,是這個沒有英雄瞭的年代的凡人的世俗化生活。我們可以從詩歌知識裡學習到,淵源的文化歷史及厚重的詩歌傳統不僅是中國第三代詩歌的養料與源泉,也成為那一代詩人突破窠臼而有所作為的巨大精神負擔。對歷史與傳統的消解,成為第三代詩歌的一大重任。韓東也是屬於第三代詩人,還是後現代詩人,韓東的《有關大雁塔》就是利用記憶去掙脫歷史與傳統束縛的經典作品代表。《詩刊》選這首詩歌時評道:“韓東的《有關大雁塔》,對極具典型象征意味的大雁塔進行瞭全面的顛覆和消解。表層背後的深度模式拆除瞭,人為賦予或積淀而成的文化內涵與象征意味也消解瞭。隻剩下一種消除和相對遠離語言後天文化性的原生態語言。”而我們可以知道,大雁塔一直是山西文明古城西安的標志性建築,它本身就是歷史與傳統的濃縮象征,是歷史生命文化的象征。大雁塔的這一文化地位,決定瞭它成為歷代文人墨客歌詠對象的必然性。大傢都知道,文化古跡一般都是被歌詠的,贊美的,就是將對個人遭際或時政世事的詮釋評價,通過記憶附加到被歌詠對象已有的文化積淀之中,來達到自己上升感情的目的。然而,韓東沒有贊美,沒有走相同的道路。有關大雁塔/ 我們又能知道些什麼 / 有很多人從遠方趕來 / 為瞭爬上去… / 然後下來 / 走進這條大街 / 轉眼不見瞭… / 有關大雁塔 / 我們又能知道什麼 / 我們爬上去 / 看看四周的風景 / 然後再下來”。在他人目睹大雁塔而喚醒歷史記憶的地方,詩人韓東的記憶鏈條斷裂瞭。面對大雁塔的失憶,使詩人得以從這一歷史建築的既有文化價值體系中逃逸出來。所以說,在內容上和少許形式上看,《有關大雁塔》不僅是對有關大雁塔的歷史及文化記憶的拒絕,更是對前代詩人寫作方式的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