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義精神作文
篇一:俠義精神在李白作品中的具體表現
俠義精神在李白作品中的具體表現
唐代有尚詩習慣,尚武之風也很盛行,因此,遊俠之風也很流行,不僅那些武術世傢的子弟習慣練武,以讀書求仕的文人們也愛好舞槍弄棒,這些習武文人不僅參軍入伍,到邊塞地區去建功立業,也遊蕩在村野鄉間的荒僻小路,大都小邑的街巷店堂,行俠仗義,為受難之人奔走效勞,扶助貧弱,除霸安良。受其影響,李白詩文中表現俠義精神的作品也不少。
李白在《與韓荊州書》中說“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可見,李白少年時期就好劍術,喜縱橫術,擊劍與遊俠有很大關系,他與許多民間遊俠之徒常相往來,受這些無名俠客的影響,李白也非常“行俠仗義”。據說:年輕時曾“托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贈從兄襄陽少府皓〉)。東遊揚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萬,周濟落魄公子。遊洞庭時,為客死途中的友人營穴遷葬。隨著入世漸深,他“輕財好施”“存交重義”的行為被傲岸不羈,抗爭叛逆的精神所取代,這是他對戰國時代和俠義精神和“士可殺不可辱”的氣節深化。另一方面李白也為那些俠客的無私相助而感慨萬千,直接寫下瞭那些充滿豪放氣息的遊俠詩。如《俠客行》中“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名”,詩人對大梁城中古代的俠士朱亥和侯嬴,非常景慕,對他們的俠義之風,極力歌頌,以表其對俠士嫉惡如仇,樂於助人,言必信,行必果的衷心向往之情。李白詩中的遊俠個個武藝超強,《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禦》中寫到,“閑騎駿馬獵,一射兩虎穿,回旋苦流光,轉背落雙鳶”;他們能一人敵萬人之勇,《幽州胡馬客》中寫到“笑拂兩隻劍,萬人不可幹”;李白寫復仇毫不掩飾,《結客少年場行》中寫到“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秦女休行》中寫到“手抄白楊刀,清晝殺仇傢”。以上詩句體現瞭俠義精神。可見,俠客的俠義之心,武人的粗豪之氣已是深深地貫註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