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的秋景作文版
文章分類:心情隨筆
你也會想看的:中國古代教育名言
篇一:秋色如畫
秋色如畫
德國啟蒙主義者赫爾徳認為:從感覺出發界限,畫屬於空間藝術,詩屬於時間藝術。可見,詩與畫應為藝術的不同類別。但是,兩者又息息相關。中國古代就有“詩畫詞源”之說。蘇軾在評說王維詩畫時曾說: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如此看來,讀者在閱讀詩的過程中,心靈不斷激動,獲得持續的感受,在聯想、想象中出現一幅幅意境優美的圖畫,也能獲得如欣賞畫作的效果。詩人何其芳的《秋天》和艾米莉·狄金森的《秋景》,就讓讀者鑒賞到兩幅風格迥異的圖畫。
《秋天》是何其芳早年詩作,全詩共分三節,詩人用“最 精粹的語言描寫農傢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副圖畫,三節詩又組成三副復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選成瞭既流動又組合的特殊氛圍”。
首節詩描繪出一副農傢豐收圖。詩人將目光拉遠,投射於幽晦的山林,先寫山間伐木。丁丁之聲在幽深的山谷激越、悠然飄來。詩人以鏗鏘的聲響先聲奪人,也讓人聯想到《詩經.小雅》中的“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於幽谷,遷於喬木”的熱鬧景象。露珠晶瑩剔透,使詩畫面有瞭一抹明凈的亮色。疏朗的喬木,高飛的山鳥,與晦暗的山體形成一副動靜相諧、明暗交織的畫面。接下來,詩人視覺向拉向近處,描畫瞭一副竹籬背瓜果圖。繁忙勞碌的秋收之後,農人們有瞭一段閑適光景。此時,園子裡瓜果碩大的飽滿,人人面上洋溢著淡淡的喜悅。無論遠景近景都給人清新、脫俗、清靜、閑適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