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滿分作文,金庸
文章分類:心情隨筆
你也會想看的:有關勞動者的名言
篇一:2013年全國招生考試山東卷滿分作文(續)
我看“咬文嚼字”之回歸
古人賞花,形香俱在為上品。由此拓展,“形”可視為文學作品的文字載體, “香”可視為文學作品表現出的內在氣韻追求,一部好的文學作品也需要形與香的相輔相成。《咬文嚼字》專欄的開設讓我情不自禁拍案叫好。
“咬文嚼字”一詞古代就有,它代表著一種精益求精的學術精神,它穿越瞭千年的曠世風華,破空而來,為這個世界荒蕪的時間註入瞭甘霖;為痛苦呻吟的中國文學註入瞭鮮活與生機。
“咬文嚼字”之回歸首先是讀者意識的覺醒。我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三綱五常壓抑人性,專制皇權高高在上,人民早已失去瞭自我意識,多半是權威的應聲蟲、隨風而倒的墻頭草。隻會唯上、唯權與唯書,獨獨失去瞭唯真。而今讀者為當代著名作傢的作品挑錯,指出一些語言和文史知識差錯,是讀者求真求實精神的回歸。像王朔叫板金庸,觀眾對“嬛嬛”兩字讀音的微博之爭??讓我看到瞭讀者意識的回歸,此乃叫好原因之一。
“咬文嚼字”之回歸,其次是作傢責任意識之回歸,這一點才令我看到瞭大傢的風范,鐵凝作為中國作傢協會的主席,莫言作為中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人,而對讀者對自己作品的挑錯首表感謝之情,並誠懇接受瞭指摘。讓我知道真正的學者不在於他權威的論斷和豐厚的著作,而在於他們心中對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一種對文字的虔敬,同時我也相信,讀者審美品位、挑剔眼光的提高也會成為他們不斷創新完善的動力。中國文學會迎來一派醉人風光。我想國外影界“酸梅獎”和中國影界“掃帚獎”的設立,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吧!由此來激勵藝術界人士創作出真正高水平作品,此乃叫好原因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