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


【釋  義】: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裏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出  自】:《史記·高祖本紀》:“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近義詞】:居高臨下

例句
1. 你的回答聽起來越“高屋建瓴”越好。
2. 因爲他並不需要靠打球謀生,所以他才能高屋建瓴地這麼說。
3. 整個採訪的過程中彼得外長就中西關係的發展做了高屋建瓴的闡釋。
4. 務高屋建瓴,創邊陲雄秀訪昆明市建築設計研究院。
5. 這篇在重要時刻發表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內涵豐富,思想深刻,論述精闢,是一篇馬。

6. 《講話》高屋建瓴、氣勢磅礴,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理論性、實踐性、指導性,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文獻,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

查看更多
分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