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雨腥風
【釋 義】:風裏夾着腥味,雨點帶着鮮血。形容瘋狂殺戮的兇險氣氛或環境。
【出 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三回:“腥風血雨滿松林,散亂毛髮墜山奄。”
【近義詞】:腥風血雨
【反義詞】:天下太平
6. 二十世紀的前半葉由於德國和日本的侵略而充滿了血雨腥風,然而僅僅幾十年後,這兩個國家幾乎是世界上最和平的國家。
7. 雖然時刻面對着更加嚴峻的形勢,但是人們此時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驚惶失措與惶惶不可終日了,尤其是在經歷了兩次人禍天災血雨腥風的洗禮之後,更是增強了人們慷慨赴死的必勝信念!
8. 他心裏明鏡似的知道中國人民,包括七千萬黨員,早就厭倦了血雨腥風的鬥爭,不再接受終身制的領導了。
9. 昔日中國的血雨腥風後,讓共產黨懂得了動盪乃首要危機,但是歷史同樣也教會了我們那些企圖依靠掌握絕對權力來統治的人最終將一無所有。
10. 在1947年,巴基斯坦歷經血雨腥風,從英屬印度分離出來,及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之後,中巴兩國政府尋找到與印度對抗的共同目標。
分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