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地有聲
【釋 義】:金石:鐘磬之類的樂器,聲音清脆優美。比喻文章文辭優美,語言鏗鏘有力。
【出 自】:《晉書·孫綽傳》:“卿試擲地,當作金石聲也。”
6.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本週發佈了其針對阿拉伯世界的現狀的一系列擲地有聲的報告的第五份。
7. 大家不要忘記,在這時候悲劇線路塞車而擲地有聲:"所有線路忙"的訊息傳出沿海海岸.
8. 它們也以擲地有聲的方式,認可和獎勵成功的演出。
9. 數字是枯燥的,然而他卻是擲地有聲的。
10. 很輕的聲音,卻擲地有聲,異常堅定。
11. 此外,在巴國封建式的政治裏,布托之名擲地有聲,尤其在人口稠密的信德省。
12. 甘地的回答至今擲地有聲:英國耗費了地球一半的資源來實現它的繁榮。
13. 儘管羅姆尼的經濟重點可以讓大家產生共鳴,那麼金裏奇對精英分子的抨擊同樣擲地有聲。
14. 在此次聯合國峯會上,奧巴馬總統的演講擲地有聲卻缺乏實質,因爲他提出的減排指標在國內面臨強烈反對。
15. 即便是在世界文學史上,弗吉尼亞伍爾夫,這位二十世紀英國文學最傑出的女作家也無疑是個擲地有聲的名字。
16. 奧巴馬總統擲地有聲的演講,贏得了熱烈的歡迎和如潮的掌聲,不過若還是紙上談兵也會很快被遺忘。
17. 2005年,他手下的國務卿賴斯在開羅發表了擲地有聲的演說,她說,美國花了60年以扼殺民主的代價追求中東的穩定,結果卻賠了夫人又折兵,從此美國將支持所有人民的民主願望。
18. 最富的十分之一人口把持着全世界絕大部分資本,這使得他們在融資企業、慈善機構和政客面前擲地有聲。
19. 他於1777年執筆的弗吉尼亞宗教自由法(virginiastatuteonreligioustoleration)草案,擲地有聲地反對政府以任何方式干涉思想自由以及干涉個人選擇何地與何種方式信教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