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離開過:讀《我想你瞭,爸爸》
如果有人問起,一個人的童年是在什麼時候結束的?我想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相同的是,那個答案一定是疼痛的。《我想你瞭,爸爸》的作者平平說:“其實,那和年齡無關,當你最親的人真正離開的時候,你的童年,就也要同他一起離去瞭。”是啊,就算傷口會愈合,思念會轉淡,可是,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光卻也永遠離你而去。從此之後,歡笑中也沾染瞭苦澀,笑過之後,更生出悵然若失的迷惘。
“未曾長夜痛哭者,不足以語人生。”托馬斯·卡萊爾如是說,沒有經歷過失去的人,永遠不知道自己擁有的有多麼珍貴。我6歲那年,從小最疼愛我的姑媽因為尿毒癥過世瞭。之後很多年,我晚上睡覺都不敢關燈,一到打雷下雨的時候就會想哭,到瞭陌生的地方,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心中就會湧上一股酸澀難言的痛楚。我不是沒有安全感,而是,太害怕會失去瞭。我至今記得,臨終前的姑媽緊緊抓著我爸爸的手,讓他好好照顧我表姐時的情景。我生怕有一天,我也會成為那個被托付出去的孩子,這些憂慮,也使得我早早地告別瞭童年時代,就像平平一樣。
當平平的父親一下子病倒,思維方式和辨識能力變得跟三歲小孩一樣的時候,這個一直在父親寬厚肩膀的庇護下幸福成長的女孩兒一夜長大瞭。19歲的她隻能一個人來面對未來的成長之路,而在這段時間裡,其實她心中不但有痛苦、思念、遺憾,也有怨恨。這種怨恨是無法用理智去控制的,如果父親還在,那就隻是不講道理的撒嬌罷瞭,可是父親不在瞭,那些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困惑和迷茫,那些不知是對是錯的選擇,都隻能一個人咬著牙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下去,那時候,怨恨就自然而然地浮上心頭:“為什麼,為什麼你不能在我身邊陪伴我,如果你足夠愛我,不是能夠擁有能夠戰勝一切的力量嗎?為什麼你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