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微笑的天使
聽人文學院的教授講醫院溝通技巧,她講述瞭美國總統林肯用人的一則小故事:一位官員向林肯推薦瞭一位人才,盡管被舉薦的人才能出眾,林肯卻因他一副苦大仇深的長相,斷然拒絕錄用。起初聽到這個故事,心中還因總統的“以貌取人”而為這位人才鳴不平。接著,教授道出瞭林肯拒絕的理由:一個人過瞭四十歲,這時候自己的形象打造成什麼程度,該由自己負責瞭。我豁然開朗,原來林肯的這番道理與佛學禪理“相由心生,境由心造”頗有幾分相似相通之處。我們四十歲以前的形象絕大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獨立生活四十年以後,隨著生活閱歷的積累和沉淀,我們的學識、修養、品質、性格等這些精神層面的東西對我們的精神面貌、言談舉止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平日快樂隨和,長相善良慈和,平日苦惱憤懣,長相猙獰兇惡。所以,四十歲以後的人對自己的長相善惡的打造,責無旁貸。
想到單位的一位同事,參加工作二十餘年,仍隻是臨床上一名普通護士。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奔波於繁瑣勞累的工作崗位,從容淡定,從未聽到過她一句埋怨和牢騷。這位同事慈眉善目,明澈的眼神,似春風拂過一汪清波,蕩漾著淺淺的微笑。與人說話,還未張口,先送上一彎親切的微笑。病人有困難、煩惱,隻要她在,都願意第一個找她解決,同事有煩惱苦悶,總習慣向她傾訴。其實,論五官和身材在眾多年輕佳麗中,她隻能算一般,卻是大傢心中公認的最美麗的護士,個中緣由,得益於她那平和的心態、豁達的性格和親切溫馨的微笑。護理工作的臟、累、忙,她置若惘然,塵世的喧囂紛擾似乎與她無關,她用源於心底的柔和真誠,無聲地感染著身邊每一位病人與同事,以仁慈博愛、樂觀開朗的品質,在別人的埋怨嘆悔聲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微笑,悠然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