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簡單地長跑,簡單地做一件事情
文章分類:勵志文章
你也會想看的:不負如來不負卿,不負姻緣不負心;
1902年,27歲的詩人裡爾克應聘去給62歲的畫傢、雕塑大師羅丹當助理,在初出茅廬的詩人的猜想中,名滿天下的羅丹一定過著十分浪漫、瘋狂、與眾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實景象與想象中的大相徑庭,羅丹竟是一個整天孤獨地埋頭於畫室的老人。
裡爾克問他:“如何能夠尋找到一個要素,足以表達自己的一切?”羅丹沉默片刻,然後及其嚴肅地說:“應當工作,隻要工作。還要有耐心。”是什麼讓某些人變得與眾不同?我覺得羅丹說出瞭真正的秘密,那就是:工作,和足夠的耐心。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想一夜成名,張愛玲說過的,“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這句話真的耽誤瞭很多少年人。其實,你如果把人生當成一次馬拉松長跑的話,在前一千米是否跑在第一名真是一件那麼重要的事情嗎?
我身邊有著很多與眾不同的傑出人物——至少在世俗的意義上是這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於自己的工作中。在我熟悉的中國經濟學傢中,張五常大概是天賦最高的一位,他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就差點兒得瞭諾貝爾經濟學獎,同時他又是一個十分勤勉的人,早年為瞭寫《佃農理論》。
他把十幾箱原始檔案一一分揀完,這份工作大概是很多博士所不屑於去做的。到今天,他已經是一位年近80的老人瞭,可是每周還要寫兩篇1500字以上的專欄文章。在我瞭解的當代西方學者中,英國的尼爾·弗格森是公認的“神童”,他的研究領域橫跨歷史學、經濟學與政治學三界之間,不到30歲就被牛津大學聘為研究員,40歲時被《時代》周刊評為“影響世界的一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