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不隻是大四才想的事
求職,不隻是大四才想的事
從11月2日到現在,我已經在求職的路途上奔波一個多月瞭。在這段時間裡,我總共向40多傢企事業單位投過簡歷或提出申請,然而,大多數單位都在簡歷篩選階段就把我PASS掉瞭。也曾有機會進入筆試、面試環節,但最終還是一次次地被拒之門外。我深切地體會到:找工作不隻是大四這個階段一時的事情,而與自己整個大學生活的規劃和前期的職業定位等都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有機會重來,我一定在前3年好好為自己積累“資本”。
找工作之初,雖然我網投瞭很多單位,但隻有交通銀行一傢給瞭我復試消息。原因是,簡歷上個人獎勵這一欄我幾乎沒什麼可填的,而用人單位通常根據這些獎項來評判一個人的能力與素質的高低。
後來我爭取到瞭安踏公司銷售崗位的面試機會,但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法學本科生,我沒有營銷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銷售能力方面受到HR的質疑,加上回答提問時,我沒有控制好語速,手勢過多,條理不明,給HR留下不太好的印象,最終敗北。在建發集團的面試中,HR問我的英語口語如何,我遲疑瞭一下,坦誠地說:“還可以,但是仍然需要加強。”此話一出,HR露出遲疑的表情,不用說,又沒瞭下文。名人名言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面試華帝燃具時,HR看過簡歷,叫我用英語介紹《演講與口才》,我磨磨蹭蹭地擠出幾句話來,不知道如何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HR又問,假如我們接到一個客戶的訂單,接下來該怎麼辦?面對這個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