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中的魯迅
魯迅先生住在北京時,每天晚上都會有客人來訪,魯迅先生總是熱情接待,親自爲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給客人吃,當客人告辭的時候,他總是要端起燈來,將客人送出門外,客人作別離去,他並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麼端着燈站着,直到客人走遠看不到了,才關上門回屋。未名社成員作家王冶秋曾在《懷想魯迅先生》一文中這樣寫道:“深夜,他端着燈送出門外,我們走了老遠,還看到地下的燈光,回頭一看,燈光下他的影子好看得很,像是個海洋中孤島上的燈塔,倔強地聳立着在這漆黑的天宇。”尊重,有時是說出來的,有時是做出來的。體現在細節中的尊重,是一種更加讓人感動的尊重。
翻譯家黃源早年與魯迅先生多有交往,因而便經常去魯迅先生家中,並在那裏吃飯,魯迅先生對於一天所發生的事,都記在日記中,黃源先生某日某日到他家去,他也記在日記上,但黃源先生看過魯迅先生的日記,上面只記着他去他家的事,比如“晚三弟來、河清黃源先生別名)來”,而對於在家裏吃飯的事,魯迅先生卻從來不記。有一回,黃源先生又去魯迅先生家,給魯迅先生買了兩盒點心,那天晚上,兩人便一邊吃點心一邊聊天,事後,黃源先生在魯迅先生的日記看到了這樣的記錄:“夜河清來並贈蛋糕兩盒。”黃源先生因此感慨道:“從這一瑣事上,我卻領悟到魯迅先生的一條規律,就是凡是他對別人付出的,從不記賬,而別人給予他,他都記在賬上,即使是兩盒蛋糕,瑣事如此,大事也一樣。”付出的,不記在心上,得到的,卻永遠記得。雖然只是細枝末節的小事,卻讓我們真切地感覺到了先生的無私精神和博大情懷。 ------中國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