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變的歷史故事
辛酉政變又稱“北京政變”,是發生在1861年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
清文宗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了。1860年9月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咸豐皇帝急忙帶着他的皇后鈕祜祿氏(後來的慈安太后)和懿貴妃葉赫那拉氏後來的慈禧太后)以及一班親信,逃亡到熱河去,由恭親王奕?留下來向侵略者求和。奕?費盡周折,最後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因此得到侵略者的歡心。當時清政府的實權並不掌握在奕?手裏,而是掌握在跟隨咸豐逃往熱河的載垣、端華、肅順等一班人手裏,這些人將奕?視爲自己的政敵,千方百計地排擠他,不讓他隨駕到熱河。
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8月,咸豐在簽訂《北京條約》後不久就病死了,他唯一的兒子6歲的載淳即位。年號定爲“祺祥”。遺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駙馬景壽,還有原來的五個軍機大臣中的四個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爲“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年幼的載淳。咸豐臨終前,又將自己刻有“御賞”和“同道堂”的兩枚御印,分別賜給了皇后和懿貴妃,並頒詔說,此後新皇帝所頒的一切詔書,都要印有這兩枚御印纔能有效。載淳繼位後,尊先帝皇后鈕祜祿氏爲慈安太后,尊自己的生母懿貴妃爲慈禧太后。載淳的母親懿貴妃葉赫那拉氏,是個陰險、貪權、又野心勃勃的女人,她剛剛坐上聖母皇太后的寶座,就迫不及待地攬權。慈禧先讓人建議,因爲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朝政,所以要由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實際上是要掌握實權。她明目張膽的要權行爲自然而然遭到了輔政八大臣的堅決抵制,載垣等以“本朝未有皇太后垂簾”的理由加以反對。雖然兩宮太后掌握着咸豐所賜的兩枚印章,在政治上與八大臣勢均力敵,但由於當時的熱河行宮全部都是輔政八大臣的勢力,慈禧費盡心思也未能得逞,只好虛與委蛇,暫時向八大臣妥協,但她始終也沒放棄垂簾聽政的想法。正好慈安太后對肅順等人的所做所爲也是極不贊成,慈禧於是串通了慈安,並且使用苦肉計,將自己的心腹發回北京,與恭親王奕?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