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楚爭霸戰爭
文章分類:歷史故事
你也會想看的:國防教育名人名言
春秋中期,晉、楚兩國爲爭奪對中原地區的控制權進行的戰爭。
楚國、晉國分別位於中原地區南北,各自側後均有一些較爲落後的部族和小國,具有廣闊的開拓地域。楚國在西周時已擴展至越章(大別山南、長江以北地區)及鄂(今湖北鄂城)。鄂位於長江中游,銅礦資源豐富,是楚國東方戰略要地和重要的兵工基地。春秋初期的楚國,實力不斷增強,楚君熊通自尊爲王(楚莊王)。至成王時(公元前671一前626年),國都由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遷郢(今湖北江陵,一說在今湖北宜城東南),已佔有江漢流域及其以南廣大地區,吞併了權、羅、盧、佔、鄧、申、息等小國。當楚國北向中原擴展時,受到中原霸主齊桓公之遏制。因雙方均無必勝把握,遂訂立召陵之盟,各自退兵。楚北上受阻,遂轉向東方,相繼吞併了弦、黃、英等小國。齊桓公死後,齊霸業衰落。楚再度向中原擴展勢力。此時,宋襄公亦企圖繼齊稱霸,但在泓(今河南拓城西北)被楚擊敗(參見泓水之戰)。於是,中原各國相繼附楚。未屈從者,僅東方之齊、西方之秦及北方之晉。晉國位於今山西南部,春秋初期因公族內爭,發展不大。至曲沃武公時統一全晉。其子獻公繼位後,擴一軍爲二軍,開始向外擴展,先後擊滅、征服霍、魏、耿、虢、虞等小國,成爲北方強國。晉文公執政後,擴二軍爲三軍,並因平王子帶之亂有功,獲得黃河北岸戰略要地南陽(今河南沁陽以南溫縣、孟縣地區),建立了晉南下擴張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