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一次流產的襲擊日本本土計劃
甲午戰爭期間,外交官宋育仁曾提出一個奇襲日本本土的計劃,如果他的奇襲計劃能得到清政府的支持,甲午中日戰爭的結局或許會是另一個樣子……
宋育仁(1858~1931),清末著名維新思想家、活動家,時人譽之“談新政最早,治經術最深,著作等身,名滿天下”,其思想涉及政治、法律、經濟、文化教育、出版、軍事外交等諸多領域。1886年,宋育仁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反思和批判洋務運動基礎上,宋育仁於1891年完成《時務論》的寫作,全面闡述其維新變法主張。
1894年,宋育仁隨公使龔照瑗出使歐洲。在歐洲期間,宋育仁銳意考察和研究外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情況,接納社會名流,還經常出入英國議院、學校、工商各界,寫成《采風錄》四卷,介紹西方的政教、風俗,進一步闡釋和豐富了他的維新變法思想。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宋育仁正在倫敦,任中國駐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因公使龔照瑗回國述職,宋育仁暫時代其職務。宋育仁上書清廷,指出“倭兵少財乏,持久足以困之”。在獲悉清軍平壤潰敗,黃海海戰失利後,宋育仁情急之下產生了一個大膽設想,希望能出奇兵反敗爲勝。當下,他立即與使館參議楊宜治、翻譯王豐鎬等密謀,購買英國賣與阿根廷、智利兩國的兵艦五艘,魚雷快艇十艘,招募澳大利亞水兵兩千人,組成水師一旅,託名澳大利亞商團,以保護商隊爲名,自菲律賓北上直攻日本長崎和東京。此打算看似異想天開,可也具有相當程度的可行性。因爲“澳大利亞爲英國的屬地,西例商會本有自募水師保護商旅之權,中倭戰起,澳洲距南洋最近,頗爲震動,商會發議,舉辦屬地水師一旅,以資保護,(英國候補議紳)庵潔華特暗聯議院同黨主行其議,而以此謀所購一旅駕名(假名)於澳洲商會所爲,仍掛英旗出口,則局外無嫌,而蹤跡不露”(《借籌記》)。